車輛除了引擎,剎車系統等部份需要檢查外,避震器亦是十分重要。其決定了車輛在不同路面、剎車、起動和轉彎等情況的穩定性及循跡性,下文將對避震器的功能、檢查方式及及保養方面做介紹。
避震器的系統可分為彈簧、減震筒。彈簧的用處是吸收路面衝擊力,藉彈簧的伸縮保持車輛與路面的接觸以防止彈跳情況。 而減震筒則是利用油壓,以消化彈簧收縮後會出現的反作用力,以減少餘震,確保行駛舒適度。
彈簧的硬度、減震筒強度(以阻尼力量度)的配搭,都會形成不同的駕駛體驗。例如當彈簧過硬,在顛簸情況時車輛容易彈跳; 而過軟時則可能彈簧過早到底,配合阻尼力不足的減震筒,便可能無法及時回到正常形狀,影響操控。常被提及的絞牙避震器,可以自由調節避震器的軟硬高低。但由於價錢較貴,坊間有在城市路段行駛的車主,認為調整功能不常用,故不划算的意見,大家可以自行斟酌需要。
有幾個方法可以測試到避震器的健康:
首先,車主可依靠目測檢查減震筒有沒有漏油、變形的情況,這是最基本的方法,一般只需將車轉胎,便可從空隙中檢閱。
另外,車主也可以身體重量分別按壓車頭車尾兩至三下後放手觀察,倘車身在放手後仍有多於一下的彈動,表示避震效能不理想。要留意,這種方式只能測試到避震器針對中至重度震幅的運作正常。
車主也可藉路邊測試感受更真實、全面避震器的情況,例如車輛駛過減速壆時的反彈程度、轉彎時的傾斜狀況。正如開文所講,剎車與開動都與避震有關,因此,車主也可從這兩個動作檢驗避震:剎車時若車頭過度晃動,表示前輪避震出現問題;開動時若車尾異常下降表示後輪避震出現問題。要留意,前輪避震若然失效,因晃動增加的車頭重量會增加車輛的剎車距離,十分危險。最後,若在行駛時軚盤出現震動情況,亦代表前輪避震出現問題。
避震器對安全性十分重要,有良好的駕駛習慣便可避免其損壞:
在停泊車輛時,車主應盡量避免斜坡、行人路等位置,因為長期車身受力不均,會造成個別避震受壓過大,造成不必要損耗。另外,在駛過減速壆時,應適當減速,以免避震器受到衝擊,導致漏油。普遍來說,車主每三萬公里便可對避震器進行正式檢查及保養,防患於未然。
以上就是關於檢查及保養避震器的介紹,希望幫到各位車主。
在這裡搜尋不同年份的價格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