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得二手車後,要注意日常的駕駛習慣和及時維修,才能確保車身狀況良好,以延長車輛壽命及做到保值,因此要定期對車輛做基本檢查,防患於未然。本文將為大家介紹一輛車通常要作檢查的部份。
輪胎
檢查輪胎有兩個要點,一是輪胎坑紋,二是輪胎氣壓,讓我們先看看輪胎坑紋:
輪胎胎面的坑紋深度應保持在1mm以上,寛度則應保持在輪胎外圓周的四分三以上,若發現坑紋過淺或過窄,便應更換輪胎。檢查時,大家可以先找到車胎的磨損標記(見下圖),如手指循標記向下摸不覺被坑紋阻隔,即坑紋過淺,需要盡快更換,更換輪胎時,建議左右車胎同時更換,以維持車胎狀況一致,避免出現車輛左右偏移,抓地力不足等情況。更換輪胎後,應檢查車輪螺栓或螺帽是否齊全,及是否已扭緊至原廠規格。
然後是氣壓,車胎氣壓過低會令油耗增加,造成磨損不均,減短車胎壽命及容易跣胎等問題。氣壓可從輪胎坑紋檢查:如中間的紋路磨蝕較其餘快,即氣壓可能過高;如邊沿的紋路磨蝕較中間快,即氣壓可能過低(見下圖)。另外,如有像左面車胎比右邊車胎磨蝕快(假設同期更換),便需重新調整車胎位置,使其平衡。
剎車
剎車板主要時察看其磨蝕程度,通常新的剎車板有12mm的磨擦物料,若發現磨擦物料少於3mm便應更換。通常在剎車板過度磨蝕時,會在胎旁出現尖銳的金屬聲,代表需要更換。檢查時通常可從車胎孔觀察(見下圖)。
避震器
要留意有沒有液體在避震器洩漏及有沒有沒有損壞部份,檢查時不需拆掉輪胎,普遍只需將車轉胎,便可從空隙中檢閱。
引擎機油
接下來的部份需要揭開車蓋,大家應不時檢查引擎機油是否足夠及其油質。可從油尺及顏色評估:
我們可以用油尺量度油位,首先,要抽起油尺抺淨,確保量度準確,再將油尺放進回位並抽起,然後留意末端,上面應有兩個標記,分別是上線及下線,油位應保持在兩線之間,如油量不足,可先補充500ml引擎油,再作量度。要注意,在整個過程需確保在水平的地點進行。
接著我們可看顏色,如引擎機油泛奶白色,有可能是冷卻液洩漏,需要整修。
刹車油、冷卻液
同樣要查看剎車油和冷卻液是否足夠及有否泄漏,另外也要留意剎車油的顏色,若剎車油開始泛黑或出現氣泡代表內裡已摻雜膠質與其他異物需要盡快更換。更換剎車油時亦應確認車輛所用油的規格。
濾網
主要檢查兩個濾網,分別是引擎濾網及空氣濾網,引擎濾網在引擎的氣管,而空氣濾網通常在手套箱(副駕駛座儲物箱)後方。抽出檢視,把殘餘物清走便可放回。
水撥、車燈
最後是水撥和車頭、尾燈,檢查水撥膠位有否出現腐爛,車燈是否運作正常。
以上就是保養車輛需要定期檢查的基本位置,建議各位每半年作一次仔細檢查,祝大家駕駛愉快。
*資料參考:Engineering Explained
在這裡搜尋不同年份的價格數據